四套电磁弹射系统加持,排水量高达11万吨,中国第四艘航母004要来了? 2025年3月,多家外国媒体爆料:中国正在着手建造第四艘航母,编号004。印度《欧亚时报》放话最猛,直接一句“这是一艘核动力航母”,还补了一句“已具雏形”。外媒每逢中国大船动静,基本都绕不开“核动力”这三个字。 说到电磁弹射,现在全球能玩转这项技术的,只有中美两家。美国“福特”号在2017年入列时,带着电磁弹射出场,自带光环。中国“福建舰”在2022年下水,一样用上了电磁弹射。时间点卡得很近,直白点讲配资系统开发,赛道已经对上了,速度和稳定性谁更强,大家心里都想看个明白。 “福特”号服役后状况不断,电磁弹射经不起折腾,海军内部的吐槽也没少。美国人自己都说“难以达到预期节奏”。中国在电磁弹射的供能方案上,走的是“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+超级电容储能”的路子,说是转化效率比美国飞轮储能更吃香。真正在台面上比拼,就看谁能把“稳定、高频、可维护”三件事压住。有业内分析说,“福建舰”当初本来规划过蒸汽弹射,后来技术突破,临门一脚果断换装电磁弹射,也就留下了点空间布局的“痕迹”。
这次关于004的两条“重磅猜测”。一条是排水量说——11万吨。这数字直捅美军福特级的腰眼。如果真这么大,那就是全球最大航母的新“纪录保持者”。另一条配资系统开发,是四条电磁弹射器。四条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节奏更快、种类更多、抗风险更强。甲板上的飞机起降像公交发车,弹射点够多,哪怕一个点短时维护,也不至于全局瘫痪。舰上航母战斗群真正要玩的,是“出动率”和“持续性”。 核动力,到底是不是?这件事还没官宣,真相还在船厂的钢板后面。谁不想看中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出世。
当年“福建舰”的点滴,意义远不止一艘船。把电磁弹射安上去,整个中国海军的技术曲线被硬生生抬高。也有人把目光投到更远的“076两栖舰”,坊间说法是这艘船也用了电磁弹射技术,画面感十足。话说回来,能不能“跨平台复用技术”,这是现代海军工业的重要看点。复用,意味着学习曲线变短,成本变低,风险更可控。 从“能起飞”到“能全天候、高节奏作战”,靠的是吨位和电力两根梁。谁把这两根梁打得更直更粗,谁的航母战斗群就更像“海上机场群”,不只是“海上跑道”。
美国海军那边呢?他们很清楚竞争的节奏。有军方人士说过,水面力量被追上,只能守着航母和核潜艇。话音未落,中国在电磁弹射上抬了一档,在造船速度上再抬一档。差距这东西,不吓人,躺平才吓人。技战术的反制会接着来,围绕新一代航母的对抗,也会更讲究体系。
不管核动力是不是这回就位,不管四条弹射是不是全员上舰,这条船一旦现身,至少有一件事可以肯定,中国航母的代际,已经换挡。那种稳步追赶、不断试错、一路加速的状态,会被一艘新航母,推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上。
开牛新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